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青運培訓閉幕

(本月18 日晚為吉打青運培訓課程主持閉幕)-

首先, 我要恭賀青運州分會同志們, 能成功再次舉辦這項 <青運與我> 的培訓課程。也同時讓我們以激勵的掌聲, 來祝賀完成全部5堂課的年輕朋友們。

這些年來, 我都不忘支持和陪同本坡的青運同志們, 目的就只有一個, 希望能看到現今時代的年輕人, 有良好的成長。 與此同時, 坦白的說, 也可以分享一些過去我們所無法擁有的活動方式。 今天各位除了有更多機會求學之外, 更在其他環境, 如科技, 網絡等, 比起我們童年更為精彩。

那麼, 諸如培訓課程的鋼要, 要追求成功的精彩人生, 現時代的年輕人, 更應珍惜和把握機會, 去接受更多各類式的培訓,   鍛練自己, 才能真正的活出充滿信心, 和克服挑戰的能耐。

最近報章的報導, 接二連三的青少年, 因無法承受一些打擊或問題, 便採取消極的行動, 自殘或結束寶貴的人生, 那是多麼可惜的。它不單是家庭的慘痛損失, 也是社會、國家的損失。這些個案的發生, 都該成為社會大眾的借鏡。 因而, 當下年輕人意志力的鍛練, 是何其的重要。

至於在組織方面, 無論是任何團體, 它都永遠需要一班, 有志向, 肯犧牲, 能奉獻, 為社群、社會服務的人來接班,領導和培育工作。

我們即參與組織, 就必須能學習, 以自我提升。 但任何的培訓只能打造你的靈感空間, 能否學以致用, 則要靠各人的勇氣和毅力, 去克服和表現出來。

時下的年輕人, 由於在五花八門的社會裡, 選擇性多, 往往沒興趣參與組織。但不要忘記, 除了學校教育, 組織上的鍛練, 更充滿聯系, 創意與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 是有益無弊的, 要看我們怎麼正面的去看待, 參加的期望和目的。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華社的改革

最近, 從報章上又看到, 隆雪中華總商會會長丹斯里鍾廷森建議, 國內鄉團聯合組成守時及宴會改革委員會”, 以有效地在民間推廣守時及縮短宴會時間運動。

其實, 這樣的呼吁, 早在過去的日子裡, 都曾在民間團體提倡, 可是至今都未見成效。不單如此, 我們不時可看到, 一些組織在辦宴會時, 似乎忘了 以身作則”, 往往安排如 演講比賽, 台上大 ”, 台下飲勝”, 讓參與歡宴者, 大耗時間,也有不少半途離席。

很多時候, 受邀講話者, 多以迎合大眾口味, 以罵和評擊來提高自身地位, 借媒體採訪的筆來宣揚, 卻很多時候都缺乏真正迎合對有關團體的進展, 貢獻寶貴的意見。加上演講人多, 肯定是拉長與浪費很多賓客的時間。

馬華公會過去也有出版, 華社興革運動手冊, 最終多少位華社領袖依據呢?

我認為, 就算是太多的建議, 口號, 如果華社組織在安排歡宴前, 不將這個問題納入預先考量, 在組更多的改革委員會, 也是徒然。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重聚惜緣

四十年難得的相聚, 也不忘對母校以往的培育, 米都吉華國民型中學(1967/1972) 畢業生, 最近趁歡聚時刻, 共同獻出4萬令吉, 捐助支持母校充作興建新禮堂基金, 誠屬難得!

該届為數近七十位同窗舊雨, 成功舉辦這次聚會後同聲表示, 彼等希能以拋磚引玉精神, 喚起更多各届校友, 盡一份力, 回饋與感恩昔日母校的栽培。

歲月如流, 步出人生半百之際, 更深體會惜緣至貴, 吉華67/72年畢業生此項聚會, 獲得遠至澳洲, 紐西蘭, 星加坡和全馬各地同學回返歡聚, 場面溫馨。翌日, 彼等也到母校, 重拾與回顧童少校景生活, 並獲得校方隆重熱情的款待。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悼母喪


公元2012510(農曆壬辰年四月廿日) 星期四, 凌晨1時半, 慈愛的母親往生, 享壽積閏100歲高齡。

過去這段日子裡, 喪母之痛, 雖然無法在言語中表露, 每當夜幕時分, 總有一縷思愁, 隱藏在兒心中。

由於工作上的忙碌, 幾曾想落筆舒發心中的納悶, 可是始終未能如願。

多少年的日子裡, 母親一直對兒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忙碌的孤獨生活, 感到嘆息與關懷, 我深深體會到她心中無言的愛。

母親的離去, 這股慈祥、體諒與掛懷的愛, 也必然隨之而逝, 今後我已失去了最親近的慈娘, 無時不刻的溫情慰寂。

居喪期間, 兒女都有責任為母親的喪禮辦得周到, 讓她能早登極樂。

母親最後對兒的交待, 兒想不到會面對一些難題, 但兒懂得忍痛, 總沒讓娘失望, 殯儀井井有條, 可謂另有一番哀榮。

, 兒會永遠惦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