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實報告引不滿
記得1992年至1994年間,亞羅士打新邦瓜拉拆屋與逼遷事件,成為鬧哄哄的政治課題。
該木屋區原在日本蝗軍尚未佔領我國之前已經存在。由於它位處市中心,也是檳吉主幹公路旁,對政府改善及美化市容方面,帶來極大的阻礙,州政府通過回教基金局與私人發展公司,決定聯營發展這塊面積十一點六公頃的土地,以興建商業中心及住宅區。
難免該區擁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加上索償洽商和安頓的問題繁多,並非很容易便能達致居民與官方雙造滿意的方案。
1992年10月22日,在居民抗議聲中,又遭土地局採取強硬行動拆除八間板屋,更引起居民的不滿和對峙,結果導致該區遭逼遷店屋委員會主席楊協慶,總務徐華俊及新邦瓜拉居民委員會主席再也哥巴因被指阻差辦公而遭警方扣留,惟較後時獲得釋放。
作為本區新聞官,必然在有關事件上需時刻跟進,雖然沒有張揚,但畢境居民的心聲與要求,原都該加以不偏不倚的反映。更何況當時所負責的哥打達魯阿曼選區,又由反對黨議員佐治約翰贏得,肯定的問題經過扇風點火,必然成了焦點。
1994年3月28日土地局又強硬的拆除貧民區九十間木屋,讓居民黯然神傷的痛失家園。我感到遺憾的是,曾經得到一份逼遷居民委員會,要求與當時的州行政議員,拿督阿都拉曼面洽函件副本,更得知約定日期和地點了,可是最後州行政議員爽約。居民的不滿與控訴沒關心民瘼,我只有依實以特別報告呈交總部。
過後,報告未知何故傳致該行政議員耳裡,氏原該積極和理性的接受,應諾了又不見面的失誤。縱然臨時有要務未刻出席,也得通知正“水深火熱”的居民。但是,他卻在主持特別事務局,假吉中獨立海邊所舉辦之部門集會開幕禮上,發怒並指桑罵槐的不滿該報告。
集會第二天早晨,還好明理的局長親自向我表示,報告並沒有錯,錯在作為領袖本該以身作則,對批評需持積極心態才對。
其實,在以往三十年的服務期間,作為已經稀少的華裔官員一員,都不忘關注時勢課題,特別是會引發華社疑慮者,及時收集回饋意見,將任何不滿和建議,以書面報告呈予部門反映。
上述新邦瓜拉拆屋事件,僅屬一個例子而已。我堅決認為,當政者應該中庸看待反饋,別把報告當視而不見。其實,有誠意和不偏差的思維,才能化解不必要的猜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