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潮劇精髓泰裔傳 

我從小就喜歡看潮劇大戲,雖然在演唱過程中,坦白說,並非每字每句一定馬上聽懂,然而,在觀看後都會了解劇情內容,且產生不能言喻的喜好。 

就以我首次往大陸與胞兄相聚時,恰好北山鄉(天后閣),天后聖母媽祖廟慶祝神誕,禮聘普寧潮劇團演黎酬神。一天下午我就興致勃勃的告訴胞兄,我要去看大戲。斯時,他反而帶著不太相信的眼神,你這“番客仔”可以聽懂麽? 

到了現場,目睹不少鄉里是坐在騎放的腳踏車,多數人手裡拿著一節的甘蔗,一邊咬一邊看戲。我和大哥就站在較空曠之處,欣賞之際,還告訴他情節,以讓他釋解出生在大馬的幼弟,是懂得看潮州戲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內不少神廟在聘請潮州大戲上,已面對本地戲子「卸任」,目前本地潮州戲班似乎銷聲匿跡,唯有全靠遠越國界而來的中國或泰國潮劇團。 

對於來自中國的潮劇團,自當不足為奇。但對於不懂得潮語,卻能認真細膩地演完一齣又一齣的傳統潮州戲,泰裔戲子不只唱出了戲肉,七情上臉,還能讓觀眾陶醉,確令人感到混淆與稱奇! 

我曾在1998年採訪了泰國青囊玉樓春,當時該潮劇團正於吉打十字港齊天宮演出。由於班主也是許姓,認親容易接受取經吧,因而得到許麗惜(當年50)祖籍潮陽縣竹普都其宮村,便允許我到戲台上親歷採訪,掀開本地愛好者,對泰裔戲子演出之謎。 

真的,我到台上用潮語與戲子交談,他們都露出莫名其妙的臉孔,好似“雞同鴨講”。至於他們回以笑語,我卻是有如鴨子聽雷般,好尷尬的局面,最後還是跟班主談吧。 


據已付出數十年心血的許麗惜透露,原來泰裔戲子,是靠重覆死背劇本,再由戲班老師詳細訴說劇情,並在戲子勤練與興趣天份的驅使下,登場演出,純粹靠的是努力,沒有任何捷徑和法術。 

她說,勤練和頭腦靈活及有天份者,一至二年便可登場,慢者四到五年,還得靠邊站,演兵卒次要角色。 

在戲班裡接受訓練的,必須不斷的聽預先錄音的劇本,慬記入腦。至於動作如喜、怒、哀、樂則由老師教導。有關劇本的來源,她表示多向中國和香港編劇人購買回來,一套劇本需泰幣3萬餘銖。但在排戲時太長的劇本唯有修編縮短來演。 

我們都知道,一般傳統潮州戲中的角色有老生、小生、老丑、花旦、黑臉、青衣、黑衣等。在演出時須能使到在場的觀眾產生共鳴,諸如黑臉演飾奸臣角色,在殺害忠良時,要演得讓台下的觀眾都能氣憤的臭罵;老丑在被欺或搞笑時,能令人捧腹大笑,台下掌聲如雷;而黑衣角色在哭泣時,要使到台下也能陪你一起哭,才算是一位成功的好演員。 


另一方面,配合劇情的需要,一般的潮劇戲服,也非常講究相稱,必須定做,每套戲服都由曼谷著名戲服師傅,用一針一線製成,價錢相當昂貴。 

在過去一個戲班普遍上擁有4050名團員,有些漸漸減少至40名以下。戲班面對的經濟問題早已有目共睹,加上老觀眾越來越少,年輕人已不喜歡看這種街邊戲,童年時代要提早“霸位”的情況已不復見。 

許麗惜最後也百般感嘆,如果潮劇後繼無人,這份寶貴的文化精髓,該往哪裡靠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